5月4日青年节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张岩林正在整理菜地为该村科技小院挂牌

【资料图】

5月4日青年节,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张岩林正在整理菜地,为该村科技小院挂牌以来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前,该校已在全国24个省份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    ▲张晓恬(左)、张岩林(右)与西槐庄村委会工作人员(中)一起收获萝卜。▕科技小院学生供图  这些农大学子此时正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书写了一个个新农业青年的五四故事。  农大学子:科技小院拼出人生第一份事业  “共享菜园”是张岩林与张晓恬新创的一门生意。  西槐庄村,地处北京东南远郊,出了首都环线高速,还要再赶10公里路。两位下乡的高材生如今琢磨着吸引城里的顾客到这里租一块“科技”土地,从他们设计的“菜单”中选种五六种家常果蔬,收获的作物归顾客所有。因是初试,他们计划用一亩地打造20个“共享菜园”。这块地已经历蚯蚓粪培肥,配备了全程监控,而且,科技小院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尤其是提升果蔬营养价值的富硒技术。  “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说,希望通过“共享菜园”尝试发展第三产业。“光靠种植、销售农产品,对集体经济增长而言还不够多。我们要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虽然年轻人的新想法,村里有些老人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士气,尤其看到自己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更是备受鼓舞。“有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张岩林说。  西槐庄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过去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2021年春天,吴林静、宁国法两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进村读研”,建起了一个“科技小院”。这个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张晓恬与她收获的萝卜。▕科技小院学生供图  他们引进水肥一体化、雄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最终帮助该村当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去年,在“拼多多杯”首届科技小院大赛中,西槐庄村科技小院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以前,我觉得农业就是把作物种好;后来才知道,只有把农产品卖出去、赚了钱,才是真正对村庄有帮助的产业。”吴林静说,为了卖得好,找平台、找资源、找卖点,他们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尝试的事。  “一开始没有想过自己能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村庄经济改善后,设施也优化了,现在还建了一些公园,村民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吴林静下个月即将毕业,在西槐庄驻村的经历对她影响很大。她希望未来能找一份继续为三农事业服务的工作。  比吴林静小一级的师弟张岩林、师妹张晓恬接替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去年,他们再接再厉,将村集体收入再次提升至70万元。  今年,他们负责的土地从之前的20亩拓展到了150多亩,引入黑皮花生、奶白菜、紫色油菜以及各种各样的胡萝卜,还在大棚里种了玉米,并想给所有蔬菜都“富上硒”。“不仅要种好,卖好,还要领人来玩!”  科技小院成为乡村振兴的青年大舞台  不止吴林静、张岩林、张晓恬……还有更多年轻人亦选择向农而行。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探索出了扎根农村、覆盖全国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  “科技小院”的驻村经历正慢慢改变、重塑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开始,大家还挺精致,刚进村时还防晒,但很快就发现,凉快最重要;再过一段时间,凉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做好技术服务。”吴林静说。  去年,科技小院项目再度升级。中国农业大学与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积极合作,首次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为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们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产业相关创新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小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五大振兴’内涵的3.0版本,这次比赛对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国家行动,以及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成才,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赛事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福锁在大赛开幕式上介绍。  该赛事针对三农一线比较集中的问题针对性地设置了“科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产业创新类”三类参赛项目,鼓励研究生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农村需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最终,首届比赛,全国30支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其中,6支队伍获得特等奖,9支获得一等奖。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出路,而核心是科研人才,同学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帮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储备了自身技能、提高了科研水平。”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拼多多未来将加大农研投入,为全国农业专业人才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为广大青年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提供实际的助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让更多人看到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价值。